
【肩上的力量】
脚下的城,肩上的家。一根短竹棒,风雨扛肩上,腰身像弯弓,脚板像踏浪,汗水雨水一起淌......在重庆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爬坡上坎,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,棒子上系着两根尼龙绳,沿街游荡揽活,他们来自农村,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,被重庆市民称为“棒棒军”,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。 “棒棒军”之名大致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,因名字既形象又通俗,很快就被重庆人接纳。 到了90年代,越来越多的...
脚下的城,肩上的家。一根短竹棒,风雨扛肩上,腰身像弯弓,脚板像踏浪,汗水雨水一起淌......在重庆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爬坡上坎,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,棒子上系着两根尼龙绳,沿街游荡揽活,他们来自农村,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,被重庆市民称为“棒棒军”,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。 “棒棒军”之名大致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,因名字既形象又通俗,很快就被重庆人接纳。 到了90年代,越来越多的...
爬了三栋楼,嗮成狗。
拍到一半相机没电真的想死
长江南岸,东水门大桥南桥头,一天门与觉林寺之间的凹地,残存着一片青瓦屋顶的“村落”,这里,就是重庆三大吊脚楼集中区之一的下浩片区。重庆城两江三岸,那纵横交错的小巷,那布满青苔的石板路,那典型的川东民居,无疑是历史最忠实的见证,是山城市民难以割舍的记忆。下浩弥漫着市井和人文的味道,一些过去的老旧时光,能在这样的老街找回……
3个男人与23个女人的故事....拍着心情也好,哈哈
还好我们不曾错过 匆匆四年 有你 有她 有我 有我们
重庆崽儿-Tony
发布